“磷没有生根的作用,磷不但不生根,它还抑制生根,因为磷多了,它就固定了锌,固定了锌,就不形成色氨酸,不形成色氨酸,就不形成生长素,不形成生长素就不生根,所以说,磷稍微一多,就长得弱细,磷多了,不但不生根,还抑制生根。”最近有一种说法在网络上流传。但在农业生产和园艺种植中,磷元素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。现在说"缺磷反而能促进作物生根,让根系更发达。"这种观点到底靠不靠谱?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!
磷元素对根系的作用
磷(P)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(氮、磷、钾),它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:
能量传递(ATP的形成)
细胞分裂与根系发育
光合作用和糖分运输
促进开花结果
磷充足时,植物根系发达,侧根和根毛增多,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增强,磷是能量的来源,是所有植物生命活动中直接的能源物质,刺激根系细胞的分裂和生长,转运光合产物至根系,维持根系的生长和抗病能力;相反之下特别是在作物的种子发芽至苗期间,如果缺磷,作物的根冠会明细的弱小,主根和侧根不发达,这是作物根系系统构建的早期,如果这个阶段因为缺磷受到影响的根冠质量,后续会明显减缓作物的生长,限制作物产能的极限。
当作物生长至中期,叶幕系统有了一定的基础,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,主要是葡萄糖提供了生理代谢中的能量消耗,如果作物此时缺磷,那么复杂的植物生理机理就会做出反应,作物在接收到“缺磷”的信号后,根系开始大量分生毛细根,才能到不同方位寻找吸收更多的磷来维持生长平衡;同时分泌更多的有机酸来溶解土壤当中被固定的磷元素。这时,我们可能会观察到无磷生根的微妙的变化。但一过程我们也应该意识到:磷元素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是作物自身反应的原因,以至于植物会分配更多的能量来触发这一机制,即便是分生细根和合成有机酸都需要巨大的能量损耗,个人觉得缺磷生根弊大于利。
"缺磷促根"的说法从何而来?
一些研究发现,在轻度缺磷条件下,某些作物(如玉米、大豆)会暂时性地增加根系生长,以扩大吸收范围,寻找土壤中的磷。这种现象被称为"觅磷反应",是植物的一种适应性策略。
然而,这种反应仅限于短期、轻度缺磷,且不同作物表现不一。如果长期缺磷,根系最终仍会因能量不足而发育不良,影响整体生长。
磷、钙、镁、硼四大元素在作物体内的高水平是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上限因子,如果你是想通过缺磷来诱导作物生根的一机制在“生根”的表现上加以利用,这显然是不可取的方案。磷是能量矿物质,锌是能量微量营养元素,生命的活动需要源源不断能量驱动,理想状态下10比1的磷锌比可以发挥最佳的表现,磷和锌的缺乏都会带来作物的减产,因此,我们应当重视大量使用复合肥或磷肥时,锌元素的补充,确保它们在这比例中保持高位水平。
科学结论:缺磷促根≠更好
1. 短期轻度缺磷可能刺激根系扩展,但长期缺磷必然抑制生长。
2. 不同作物反应不同,如小麦、水稻等对缺磷敏感,根系会直接受抑制。
3. 合理施磷才是关键,盲目控磷可能得不偿失。
如何科学促进根系生长?
想让作物根系发达,不能靠"饿着它",而应采取科学方法:
1. 合理施肥:基肥用有机肥+磷肥(如过磷酸钙),生长期适量追肥。
2. 使用生根剂:如黄腐酸、海藻酸、腐殖酸等刺激根系发育。
3. 改善土壤环境:疏松土壤、调节pH(磷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中易被固定)。
4. 选择抗逆品种:部分作物品种在低磷条件下仍能维持较好长势。
总结
"缺磷促根"的说法有一定依据,但仅适用于特定条件和短期管理,绝不能作为常规种植手段。农业生产中,平衡施肥才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!
- 上一篇:全世界目瞪口呆 这都能打成喜剧
- 下一篇:没有了